《傷心書》讀後感
1998年的一個清晨,英國知名作家、廣播人--邁克•羅森(Michael Rosen)一如其他的爸爸,想要叫他18歲的兒子起床。但進門之後,他卻看到他兒子躺在床上,死了。
這突如其來的打擊,讓邁克從此過著雙面人的生活。
一方面他維持著所謂正常的生活作息,小心翼翼地讓自己看來足以讓人放心,但另一方面,他卻深受著憂鬱之苦,孤獨地面對悲傷。他以為自己這樣能擺脫悲傷,但事實上悲傷卻一直緊追在後。
邁克將這喪子的傷痛和思念化為了一篇篇文字,再由英國著名兒童插畫家--昆汀布萊克(Quentin Blake)畫成了繪本。在原文書的書名頁上,昆汀用黑色墨筆大大用力地寫著:「Michael Rosen's SAD BOOK」。
只是為了讓悲傷不再需要躲藏。
翻開第一頁,我看見了一個陌生男人的笑臉,接著,我遇見了似曾相識的心痛。
我想起了自己,想起了 A 的故事,和大舅舅一家人。
很佩服邁克能這樣坦白自己的悲傷,也為他感到慶幸,至少他己經可以開始試著去把自己的「背後」交給別人。目前 A 也同樣非常努力地在完成和邁克所作相似的事情 。沒有 A 的出現和鼓勵,我不會嘗試去正視自己的難受,接納自己。
中譯本由作家--林良來完成,而昆汀的自然鋼筆水墨畫風,是我的最愛。
我曾將此書介紹給同行逛書店的朋友,她看了一下,便沒什麼興趣,轉而去找些活潑熱鬧的繪本給她小姪女看。
的確,如此色彩單調的封面,不太能馬上就吸引住小孩的注意力吧。它應該是屬於比較適合成人閱讀的繪本。
不是每個人都會碰到這麼巨大的生離死別,但每個人一定有過難以向外人道的傷心時刻。翻翻這本繪本,不見得能使你得到太多溫暖,悲傷卻能因此不再孤單。
把書中的文字抄寫如後:
這是我這個傷心人的畫像。
也許你會以為畫像裡的我很快樂,
其實我是很傷心,卻假裝快樂。
我這樣做,是因為想到如果我露出傷心的樣子,大家會不喜歡。
有時候,傷心來勢洶洶,漫天蓋地的包圍著我。
那時候,我就變成了這個模樣。
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。
最讓我傷心的,是我想到我兒子埃迪的那一刻。
他已經死了,我好愛他,好愛他,但是他還是離我而去了。
有時候,這件事真的讓我很生氣。
我對自己說:「他怎麼可以這樣說走就走,說死就死?他怎麼可以這樣讓我傷心?」
他什麼話都沒有對我說,因為他從此不再出現。
有時候,我很想找個人談談這些心事,
比如說我的母親,但是她早已不在人世,所以我辦不到。
我另外再找了幾個人,把心事全部告訴了他們。
有時候,我根本不想談它,
不管是誰都不想提起,任何人都不說,一個字也不。
我只想自己想想就算,因為這是我自己的事,跟別人不相干。
有時候,因為傷心,我做了瘋狂的事。
比如洗澡的時候大聲吼叫......,或者用湯匙猛敲桌子......,
或者鼓起腮幫子呼呼吹氣。
有時候,因為傷心,我做了一些壞事。
我不能告訴你做了些什麼,但那些事實在太見不得人。
我不應該那樣對待一隻無辜的貓。
有時候,我會無緣無故的傷心起來,就像有鳥雲飄了過來,籠罩住我。
並不是因為埃迪離開了我,也不是因為母親離開了我,純粹只是一種說不上來的原因。
也許只是因為眼前的一切,看起來不像前些年的樣子。
就像我的家,跟幾年前就很不一樣。
因此,一切的起因是世界變了。
我的身體裡面有了一塊傷心地。
我也曾經想過一些方法,
不讓傷心把我害得這麼慘。例如:
我告訴自己,人人都會傷心。不是只有我才會。也許連你也有一點。
每天,我試著做一件得意事,然後躺在床上,全心全意,全神貫注地想著那一件事。
我告訴自己,傷心跟可怕不是一回事。
我雖然傷心,但是我人並不壞。
每天,我做一件事情,表示我日子過得很愉快。
做什麼都可以,只要不叫人討厭。
有時候,我寫一些東西談論傷心。
傷心何處是?
傷心處處是。它會一路走過來找上你。
傷心何時有?
傷心時時有。它會一路走過來找上你。
傷心人是誰?
誰人都一樣。它會一路走過來找上你。
我還寫道:
傷心是一塊地,幽深沒亮光,就像床鋪下面那個小小地方。
傷心是一塊地,又高又明亮,就像一片豔陽天,在我頭頂上。
當它幽深陰暗,我不敢向它靠攏。
當它高爽明亮,我願變成一陣清風。
我寫的這最後一篇,說的是我不喜歡這個人世。
我希望自己趕快消失。
但是有時候,我發現自己也很愛看些東西:
看站在窗口的人...
看起重機,看電車載滿乘客從面前走過。
接下來,我會想起一些事情:
想起母親在雨中走路...
想起埃迪走在街上,笑啊,笑啊,笑不停。
想起埃迪在學校舞台上扮演老人。
想起跟他在沙發上、沙發旁,玩足球守門員救球。
想起過生日.....我喜歡過生日。
不限於我的生日--別人的也算。
祝你生日快樂.....還有餘興節目。
還有蠟燭,一定會有許多蠟燭。